1、品种的选择,深冬、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,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。此期内气温、地温都较低,因此应选用耐低温、耐冬贮、适应性强的品种,如广州软尾生菜、青白口结球生菜、花 叶生菜、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。
2、育苗,生菜种子小,顶土能力弱,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。生菜属喜肥作物,但因是浅根系,吸肥力较差,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,使床上肥沃,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。然后深翻、耙细、整平,做成宽1.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,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。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。如能采用蛭石、珍珠岩、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,无土育苗出苗快、齐,出苗率高。
3、播种前,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~6小时,搓去粘液,出水晾一下,在15~20℃条件下催芽,约经3天左右,幼芽突破种皮露白,就可播种。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,不要碰断嫩芽。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,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~4小时,催芽效果良好。
4、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,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,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,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,用种量30克左右。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.5厘米,不可太厚,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,但要避免浇水过多。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,以免幼苗生长拥挤,胚轴伸长,组织柔嫩,使幼苗发生徒长。
5、从播种到真叶初现,需8~10天,在此期间,温度应控制在12~20℃。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,要进行分苗。将幼苗起出,注意不要损伤根系,及时地分至苗床上,可采用贴苗法,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,灌水,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,覆土。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。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~20℃,夜晚12~14℃为宜,苗龄一般为30~40天。
6、定植,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,以提高成活率。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,进行低温炼苗,使秧苗生长敦实,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。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,起苗时要带土,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。幼苗带土起坨后,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,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,后选晴天定植。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~加厘米,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~30厘米。草苫要晚揭早盖,以利缓苗。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,通风不要操之过急,防止闪苗。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,防止低温伤害幼苗。
7、栽植深度要适宜,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。若栽植过深,不利于发根,植株生长不旺。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,促使快缓苗。
8、定植后的管理,定植后,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,转到了迅速增长,叶面积增长也加快。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,在加大氮、磷、钾肥供应的同时,控制水分,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。
9、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:第一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,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,促使幼苗发棵,生长敦实;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 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,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,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,并可喷施磷、钾叶面肥料。
10、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,浇水过多,植株生长速度 快,但叶片薄,结球松散,产量较低。因此,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。同时,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 和地温的不同,而灵活掌握。在大栅内栽培,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~6次水即可。即定植后3~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,促其快缓苗,生发新根;在第一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,可使莲座 叶生长旺盛,株棵充分发育;根据具体情况,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,之后进行中耕,继续蹲苗;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,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,可使植株生长加快,内叶结球 迅速;在结球中期,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,促使结球大而紧实。结球生菜结球后期不要追肥、浇水,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。采收前停止浇水,利于收后贮运。
11、生菜根系分布浅,所以中耕时不宜太深。缓苗水后的中耕,行间宜深,株间及根际宜浅,切勿锄伤新根,动摇苗棵。以后再中耕一次,浅锄地皮即可,可以疏松土壤,利于保墒和 根系发育。第一次追肥、浇足水后的中耕可深些,后进行蹲苗,可使根系发育健壮,外叶生长肥厚宽大,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质量。
12、在冬暖大棚栽培中,应注意保温防寒和通风,棚内温度控制在15℃。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,晚间盖草苫保温,使棚内温度不能低于5℃,阴雨雾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,让植株接受散射光,进行光合作用,并进行短期通风,防止湿度过高,引起病虫害的发生,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。
13、采收,生菜采收标准不严格,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,但早收产量较低。结球生菜成熟期不很一致,应分期采收,一般定植后40~80天可采收。收获时叶球宜松紧适中,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时叶球稍能承受即可。如成熟差,叶球则被压下;叶球过紧,则易爆裂和腐烂。结球生菜采收迟则叶球变松,降低品质。采收时,自地面割下,剥除外部老叶,长途运输时要留3~4片外叶保护,准备贮藏时可多留儿片外叶以减少失重。